返回

资讯详情

19年哪个省才是真正的高考地狱模式?数据量化各省高考难度

发布时间:2019-05-13 11:46:37

2019年高考报名人数超过千万。


不少网友纷纷表示,自己省份报考人数直线上升,成为全国最难考的省份,那么,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?我们用数据来说话。


1:首先我们得有个概念——高考是个什么难度级别的考试


首先从全国总体来看,实际上,能考上大学的人,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多。


中国每年出生人口在1500-2500万。现在参加高考的人是2000年左右出生的,每年——


全国出生人口大约1900万(100%),这其中,


全国参加高考的人大约是920万人48%),


全国本科录取人数309万人16%),也就是说,不管你被什么本科录取了,就算是最普通的三本,也已经是6选1的突出人才了,


全国一本录取人数114万人6%),也就是说,不管能考上什么样的一本学校,都已经是16选1的精英了。这还是这几年一本大规模扩范围后的情况。即便一本高校范围扩大了很多,录取一本依然是一件只有6%概率的很难的事情。


全国211高校录取人数46万人2.4%),也就是说,全国同龄人中只有2.4%的人能考上上211高校,这些高校包括东北林业大学,太原理工大学,延边大学这样的,很多人可能并没有听说过的学校,很多人可能并不觉得能考上个东北林业大学,延边大学是件特别厉害的事情,但是,能考上这些学校的,已经是40选1的超级精英了。


全国985高校录取人数15万人0.8%),也就是说,考上985高校,实际上是战胜了99%的同龄人的。如果你周围有中国海洋大学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学校的同学,你可能觉得,他也就是个普通的同学,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,某件事情,99%的人都会被淘汰,做不到,只有1%的人能做到,你可能又会觉得能做到这个事的人特别厉害,实际上,这两件事是同一件事。能考上中国海洋大学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或其他任何一所985高校,就是击败99%的同龄人,精英中的超级精英。


全国清北录取人数6600人0.03%),清华和北大,无疑是中国的TOP2高校。当然这6600人,主要是指通过高考和统一自主招生录取的普通学生,实际上清北每年本科生招生还会多一些,比如有特殊荣誉的人(比如运动员),海外学生等。从高考渠道录取的6600人来说的话,清华北大在同龄人中的录取率,仅0.03%,万里挑三,堪称人中龙凤。


1.jpg


总体来说,虽然你可以感觉你周围很多985,211,甚至清华北大的朋友,但是这可能是幸存者偏差,高考这个考试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难得多。同龄人中能上本科的比例16%,一本的比例6%,211的比例2.4%,985的比例0.8%,清北的比例0.03%。


2:未来高考人数会变少吗?——2035年以前至少不会


另一个问题,很多人可能会说,“中国出生人口不是变少了吗?高考人数也应该变少了吧,未来高考应该不会这么难了吧。”


答案是否定的,至少到2035年前,高考只会竞争越来越激烈。


一般人高考要到18岁,所以我们往前推18年来计算适龄人口数,以出生人口计算,2024年左右是高考适龄人口最少的一年,从2024年,到2034年,高考适龄人口都会持续增长,所谓出生人口出现下滑,是2018年的出生人口,那么基本上来说,需要到2036年,这部分出生的人口,才会参与高考,至少2035年前,高考竞争都会变得越来越激烈。


2.jpg


而另一方面,尽管2015-2018年高考适龄人数是在减少的,但是高考人数其实是增加了的。这体现了高考参考比例的一个提高,一方面也反映出,中国教育这几年其实是发展了,为更多人提供了参考机会。但不管怎么说,高考的竞争烈度在2035年之前,都可预见的会越来越激烈。


3.jpg


3:全国各地高考人数差异巨大——有的省100万考生,有的省只有2万


4.jpg


各省高考人数是差异巨大的,以2018的数据来看,河南近100万考生,广东75万,山东&四川&安徽也都是50万+的级别,但西藏,青海,上海等地高考人数不足5万。


高考人数是各地高考难度差异最大的基本盘,但是各地录取人数也不是完全跟着人口走的,更重要的反映高考经济激烈程度的指标是录取率。我们更倾向于用录取率指标来描述各地高考难度。有些地方人口虽然不多,但是录取也不多(如海南),所以总体来说,还是用录取率衡量,更符合实际情况一些。


5.jpg

4:客观量化打分——各地高考难度评级


终于到重头戏了,我们试图用量化的方式,来客观评价各地高考的难度。而因为中国高考的公平,线性可比等因素,我们评价各地“高考难度”我们采取的方式是评估各地“高考竞争激烈程度”


“竞争激烈程度”,其实是有量化指标的。我们采取的指标是“录取率”(或者说考取率),即“该省所有高考人数中,考上XXX(985/211/一本/清北)的比例”。


第1档地区(优惠模式)

北京,上海,天津


第2档地区(优惠模式)

西藏,青海,宁夏,吉林,辽宁


第3档地区(普通模式)

福建,海南,湖北,陕西,黑龙江,内蒙古,新疆


第4档地区(困难模式)

重庆,浙江,湖南,江西,河北,江苏,贵州,甘肃


第5档地区(噩梦模式)

山东,四川,云南,安徽,广西,山西


第6档地区(地狱模式)

广东,河南

 

这个结果是用各省三项录取率总体加分得到的,可以说是量化且客观程度较高的评分。


北京,上海,天津雄踞前三,这个意料之中,但这并非直辖市的问题,同样作为直辖市的重庆只排在第16,西藏,青海,宁夏,紧随京津沪其后,都是高考比较友好的地区,也算是印象中的事情,而吉林,辽宁高考也很友好,这个之前印象不深。


河南位列倒数第一,堪称全国高考最不友好的地区,这个也是印象中的事情。但是广东排倒数第二,让人有点惊讶,确实,广东人口众多,高考人数也众多,但是本地高校并不算突出,录取程度也较低,是全国最需要补足的地区之一。难得的是,广东这么多年,一直是处于地狱模式的高考,但是却没有人经常提。


6.jpg

7.jpg


接下来,我们来分析一下各省具体的录取率和打分数据

 

全国各省985高校录取率

985录取率:指该省所有高考考生中,被985高校录取的人数比例。


从985录取率来看,全国平均大约是1.62%(这个是所有高考考生为分母,而不是所有高考适龄人口做分母)。


新疆,湖南大致是处于全国平均水平的,评65分,天津5.9%,上海5.3%,北京4.3%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吉林,青海也都在3%以上。


而985率最低的地区,是安徽,河南等地,大约在1.1%左右。

8.jpg

9.jpg


全国各省211高校录取率

211录取率:指该省所有高考考生中,被211高校录取的人数比例。


从211录取率来看,全国平均大约是5.01%(这个是所有高考考生为分母,而不是所有高考适龄人口做分母)。


北京14.0%,上海13.58%依然是遥遥领先,而天津不是第三,第三的是西藏,西藏的211录取率超高(和其高考考生本身只有2万多有关),但是其实西藏的985录取率并不那么高。天津,青海,吉林,宁夏等地区依然是非常友好,录取率较高。


江苏,贵州,湖北等地,211录取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,评65分。


而广东位列这个榜单倒数第一,甘肃安徽分别列倒数二三位,广东作为全国数一数二的人口大省,教育资源实在谈不上优秀,急需补足。


10.jpg

11.jpg


全国各省一本高校录取率

一本录取率:指该省所有高考考生中,被一本高校录取的人数比例。


从一本录取率来看,全国平均大约是12.43%(这个是所有高考考生为分母,而不是所有高考适龄人口做分母)。


北京一本录取率30.5%,继续雄居全国第一,而且显著高于天津的24.1%和上海的21.8%。但是京津沪还是无悬念位列前三。西藏一本率缺失,没有有效数据,我们采取西藏211录取率的得分来代替。其后宁夏,福建,海南,辽宁等地都是一本录取率比较高的地区。


吉林,新疆一本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,评65分。吉林在一本率上,并非特别突出。


而一本率排行倒数的,包括河南,广西,山西,江西等,都是一本录取率较低的地区,这也比较符合一般印象。

12.jpg

13.jpg


最后说一个指标:清北录取率

清北录取率:指该省所有高考考生中,被清华北大录取的人数比例。这个数主要包括高考渠道(包括自招加分)进入清华北大的人数,还有一些特殊入学方式(比如推荐,运动员,外国人)等方式没有计入内,所以比总清华北大入学人数应该会少一点。清北录取率这个各省市方差过大,对比起来相对比较困难,我们不计入总分,但我们也列出数据权做参考。清北录取率这个单位不是百分之%,而是千分之‰。


14.jpg

15.jpg


5:上海能上到高中的人只有一半?——这是全国各地的普遍情况


很多人常说到一个问题:上海虽然高考容易,但是前面太难了,在上海,只有一半人能上到普通高中,另外一半人连高中都上不了。所以上海高考相对简单,因为人之前都被筛掉了。

 

这句话描述的事实是真的,但是其表达的意思是不对的。

 

上海确实只有一半人能上到高中,但是全国范围内其他省市也都是这样的。我们取了2014年初中的毕业生,比对2017年高中的毕业生,来算2014年的高中入学率。得到一个结果是:全国平均高中入学率也只有54.88%,上海高中入学率55.67%,还略高于全国平均。

 

高中入学率,一方面代表户口的限制,竞争的激烈程度,另一方面也反映中学建设的发展程度,西藏,云南,广西等地高中入学率显著低于平均,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地中学建设本来也有些缺失,导致高中升学率较低。

16.jpg

17.jpg


“只有一半人能升入高中”是全国普遍的现象,不是上海独特的现象。

 

所以我们有一个结论,高考本质上是一种省内竞争,现在阶段参与高考的情况来看,上海北京天津,从各项录取率上来看,确实比其他省有着显著的优势。

 

现在上海北京还有明显的高考优势,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现在上海北京参与高考的人口还不多,但这不是静态的,而是动态的,上海北京面临的是另一个问题:外来人口的急剧涌入,使得新生人口显著增加,上海和北京的小学和中学生,正在急剧增长。但这一部分带来的竞争,刚刚体现在幼升小和小升初,还没来得及体现在高考,甚至还没来得及反映在中考。

 

2000年,上海出生人口8.5万人,2016年上海出生人口22万人,2000年北京出生人口8万人,2016年北京出生人口也是20万人。我们要知道,现在参加高考的人,是2000年左右出生的人,是在一个很低的低位,而未来十几年间,上海北京高考适龄人口数,会急剧的增长,会翻倍,所以未来5-10年,上海北京高考的人数,很可能也不是现在的5,6万人,会达到10万,甚至15万这个数量级,那个时候,高考各项录取率也很可能会随之而下降。但不管怎么说,近十几年以及未来两年,在上海北京天津参加高考,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录取优势的。


18.jpg

19.jpg

20.jpg

21.jpg